连云区建强网格体系 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蓄势赋能
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着力点,是切实打通基层治理“最后一米”的有效手段,连云区坚持优化网格设置、规范网格事项、健全运行机制、盘活治理载体等,通过不断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,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。
优化布局,让网格组织“强”起来。连云区深入实施网格治理“3365”创新工程,按照“五治提升”要求,结合区域位置和人、地、物、事、组织等要素,划分综合网格180个、专属网格9个,细分“微网格”458个。通过“专职网格员+村居工作人员”相结合方式配备网格员,通过广泛发动村居各类志愿者方式配备微网格联络员,实现“一格一员”,以多元力量集成提升基层效能,目前全区已配备网格员189名,微网格联络员470名。
理顺事项,让网格治理“活”起来。连云区围绕“走访—登记—上报—办结—反馈”等环节,对网格工作清单进行全面梳理,结合为基层减负工作,清理与网格员职责不相符、工作范围不匹配等事项,推动全区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。通过梳理优化,网格治理的职责边界更为清晰,网格员主责主业更加明确。围绕日常巡防巡查、化解矛盾纠纷、服务特殊人群、关爱困难群体、开展平安宣传等工作,制定微网格联络员工作辅助清单,固定“微网格”工作事项。通过减量提质、减负赋能,让网格员队伍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。
搭建机制,让网格责任“实”起来。连云区始终把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强化主体责任,统筹组织推进,形成“三级书记抓网格化社会治理”工作体系,不断完善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部门协同联动、社会各界参与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格局。在全区范围内搭建起以“区—街道—社区(村)—网格—微网格—户”六级社会治理中心体系架构,推动各有关部门单位发挥职能作用、落实工作责任,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质增效。
凝心聚力,让网格载体“用”起来。坚持党建引领,推动“多网合一”,借助村居基层治理服务站、党群服务站等平台阵地,完善“一网统管、多元融合”的基层治理路径。借助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“网格连心群”,在确保每户居民至少有一人入群的前提下,推动社区工作人员、社区民警、网格员、物业管理人员等人员入群,在“群内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、第一时间做出响应、第一时间开展处置、第一时间反馈结果。